陳鯤龍太極拳的功法心得

陳鯤龍老師的外貌看來和尋常的路人並無二致,他的拳架外觀舒緩柔和,發勁的動作快速細微,和時下運動追求爆發力量的移動速度與講究健美的外形相較之下,顯得是綿軟無力。自初體驗陳鯤龍老師太極拳的內涵至今,在修煉的過程中,對「身體素質的轉變」、「坐胯鬆腰」、「遍體彈簧似,開合一定間」等每個階段的知覺體驗一言難盡,這些體驗與ㄧ般運動的發勁方式、與現今大部分太極拳練習狀況相較之下,顯得頗為特殊。而且,推翻了筆者先前的觀念-太極拳不能打。 

目前太極拳的理論研究與實踐者多偏向以足部的蹬地動作為重要的爆發整勁來源,認為將腳掌固定,重心後坐降低就可立於不敗之境,由腳掌的蹬地動作開始發勁,經膝蓋、大腿、腰而至「形於手指」,研究者以此建議透過重量訓練的方式,鍛鍊增強下肢的力量,以求得更穩固的發力基礎。

陳鯤龍太極拳提供另一思考的面向,主張太極拳應練氣,推手時的應用重點應放在「腰間」,手腳的運用在過程來講是屬於末節,重點是在體內「氣」的轉換變化,發勁是藉落胯和氣的移動轉換為動量,不靠身體大肌肉的力量,大腿的作用主要是維持身體的姿勢,而非發勁,而「坐胯鬆腰」是練太極者想要入門必須要先追求的目標。太極拳講究「以氣摧形」、「以意領氣」,陳鯤龍老師主張「以形練氣」,內氣人人都有,中醫解釋內氣,是指一種生理方面的作用,內氣越強,生理的機能就越加健旺,身體的健康狀態也就越好,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內氣是人的生命力的基礎。

陳鯤龍老師教授太極拳內功初步是藉由功操試力的練習放鬆身上的關節,關節能放鬆的時候,氣血是通暢的,這同時達到了養生與試力的目的。

養氣和練氣是練太極拳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決定練成內勁功力深淺的要素,內勁養成後,運用內勁技能的培養過程就是要建立一個不同於平常的條件反應系統,史籍記載「抖手人飛」、「犯者應手即撲」、「伸手掌力即吐」的功夫即是內勁的運用。 

一種實用拳術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與棰鍊,方能成為一家之學。太極拳相傳是源起於張三豐,經歷數百年的時間,自楊露禪以後,名家輩出,到現在已經沒有人未聽過太極拳,但是對於本質上屬於技擊的太極拳來說,現在修練已經有特殊成就者的生命史紀錄,卻少有人研究。反而是表演性質的、強調養生功能的各類名目的太極拳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這是殊為可惜的。

目前臺灣對太極拳的研究紀錄不多,且多集中在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筆者經文獻的蒐集發現,那些太極拳前輩們神乎其技的拳術,典籍之中有不少明確記載。在現代,是否還有往昔那一些傳奇的丰采重現?而且仔細探究,各門派在演示的外形或是練功的拳架,甚至是練功心法、對拳經拳論的解釋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即使是相互有傳承關係,也可能因個人認知、和別的拳種交融或受其他因素影響而產生出不同的形貌,關於這一方面的探討目前仍然付之闕如。近數十年來,臺灣社會型態急遽轉變,功利主義盛行,追求速度與效率成為大眾的信仰,練功時間動輒數年甚至十數年方有小成的傳統武術,常常硬是被套進西方的體育框架裡面解釋而受到誤解與漠視,在傳承與保存上遭遇到極大的難題,尤其目前潛心研究者又以年長者居多,為此傳統文化做記錄與保存的工作實有它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雖然每一家太極拳習練的原理大致相同,但是筆者認為陳鯤龍老師的太極拳功法有不同於各門派的特殊性,他的功法融入了鶴拳的發勁手法,對胸腔的收放反應、命門往上至後背肌的鍛鍊更有效率,他對拳經的部份看法也有不同於一般文獻的解釋,重要的是陳鯤龍老師練了太極拳之後大幅的改善了身體素質,並藉以應用於技擊,折服了多個不同門派的高手,在臺南地區有了「做模仔陳」(閩語)的外號,彷彿是歷史文獻裡的傳奇高手再現。陳鯤龍老師所傳習的功法可以回溯到道家內家拳的文獻記載,契合拳經「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的記載,筆者每次和他推手都會有很明顯的自身的重心被掌控的感覺,他的氣的變化已經到了隨心所欲、「沛然莫之能禦」的境界,正如孫子兵法所言「因形而措勝于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這種體驗是自身的、具體而微,但卻是實際存在的知覺感應。

 

樁功是動功,相對於「動」而言,禪坐是靜功,在靜功之中要求「動」,動是如何動法?陳鯤龍老師認為「是氣在動」,這一些理解是和一般的體育運動的原理有很大的差異。若是沒有從動功練起,想要直接以靜坐的方式進入靜功的境界是很困難的。這是因為若是身體沒有辦法放鬆,心神無法平靜,這在練動功時就沒有辦法感覺內氣在跑了,身體靜下來更沒有辦法。

 

因為練習樁功要求心神平靜,因此心情浮動、工作得精疲力盡的時候不宜再鍛煉,因為那時的精神無法集中,鍛煉效果不好,雖然肢體能夠放鬆,但是丹田要提起來萬分吃力,就好像煎藥,沒有材料,只能燒乾鍋,此時最多只能起到活動筋骨的作用,真正講內煉的效果是不佳的,甚至導致越發的心煩意亂。王志鈞在《中國太極拳史》中引《攝生三要〃養氣》來說明道家對平心靜氣、靜心慮神的重視《攝生三要〃養氣》說:氣欲柔不欲強,欲順不欲逆,欲定不欲亂,欲聚不欲散。故道家最忌嗔,嗔心一發則氣強而不柔,逆而不順,亂而不定,散而不聚矣。

 

 

 

站樁入靜到一定的階段,會感覺到融,好像皮膚可以感覺到身體周遭最細微的氣息流動,達到如此的程度,方適合講氣的強弱,講氣的自主的強弱快慢的節奏變化。對於入靜的狀態,唐頤對於入靜時的身體感覺,有具體的描述其關鍵是(呼吸)配合脈動,要能感受到脈動,只有這樣才能進入真正的入靜狀態。

 

陳鯤龍老師對於入靜的心得是打拳打到無我的時候氣才會跑出來,那在跑就很妙,你不動它自己會動,這個就一個境界,練這個不能想,你就很放鬆。

 

 

 

太極拳練功的結構是氣之開合聚散,這是身體無意識的體察氣之開合聚散的動靜。所謂的「無我」就是「靜」的最高階的境界,此種的變化在練拳走架的時候至為明顯,例如剛好打到攬雀尾,上離的勢停了,但是內勁的氣會起來接續轉下去,這樣又有變化,這時是氣在帶領動作,要讓氣主動去轉,就好像是在陸地上游泳,水有浮力,水勢的流動會推著動作綿綿不斷的繼續,指間會有輕撫過水面的感覺,經過的路徑會留下水的波紋,又像是從線團中抽出一條絲線,稱為抽絲勁。所以動態的練拳走架功夫越深厚者動作越慢,但是氣勢要大得多,眼睛雖然不看,但是拿住了,含進來,意是很深遠的,外形動作只是輕輕的一離一轉,實際是練了一個吞吐開合,如此在行動中不同位置感覺內勁的變化,是印證樁功的實踐。

 

 

 

二、站樁時內氣自然的鬆沉是丹田潛轉的基礎

 

陳鯤龍老師認為內氣是不能、不需要由意去領的,和一般的太極拳「以意領氣」的論述不同,他認為身體把握鬆柔的要領,內氣是自己會運行、會自動的升起到達百會穴。站樁的姿勢必須要坐胯鬆腰、虛空吊頂,才能氣沉丹田。阮紀正認為內氣「自然」的鬆沉是丹田潛轉的基礎「氣沉丹田」的操作要領則是在自然的鬆沉而不是故意壓氣或憋氣,並由此用腹式呼吸取代胸式呼吸,因而導致整個重心下沉,腰胯自然鬆落,舒胸斂臀、尾閭垂直,同時腳踩湧泉,重力線直指地心,以增加腰腿的平衡穩定和身體的變換幅度,這在基礎上增大自身「丹田潛轉」的爆發力,很大程度是要把「全身的能量儲存起來」並建立「腹部堅實點」,用以防止上身緊張僵死的「氣湧胸際」。 

 

因為虛空吊頂,腳應該是輕鬆不受力的感覺,站樁是要增強內在的氣勢,增加內練效果,丹田稍稍一提起,內氣自然的會順著足三陰經於下丹田往命門方向收,明顯的感覺到丹田中所形成的類似小氣球的點,久而久之,內氣自然的從命門繞著脊柱盤旋而上,脊柱的關節也一個接著一個的歸正,自動的維持正直。依據陳鯤龍老師對站樁的狀態的描述站樁意思是裡面東西會打開,那是過程,裡面全部身體都打開,它把骨頭一節一節給你歸正。氣ㄧ直跑一直跑一直跑,跑到你的身體都放掉,你不曉得自己在那邊站,你就是自己的體放在那邊啦!那是站到最好的過程。 

 

隨著丹田收放的協調自如,丹田收放時所凝聚的「氣球」也會日益的厚實,而且終能隨意的在中丹、下丹之間移動,此為陳鯤龍老師習練太極拳有一定成就後所生成的現象,這一個像球一樣、能自如的移動的具體的「東西」,陳鯤龍老師稱為「丹」。 

 

三、腰胯必須鬆柔舒展、開合自然在站樁時主要做到前兩腳掌平行,兩腳與肩同寬,避免造成環跳穴的過於緊張。練拳站樁的障礙是無法做到「坐胯鬆腰」,所以就沒有「虛空吊頂」,變成大腿至膝蓋附近肌群的重量訓練而不自知,常常導致膝蓋過於前跪超過腳尖,在身體全身重量的壓力之下,把原有的內功變成了力量性訓練,於是肌肉練得僵硬、大腿的外形粗壯,身體素質好的也只不過是增長了一些力量而已,對於內功而言則毫無意義。在力量上若是要和專業的運動訓練相比較的話,其差距真不只是略遜一籌的問題。

 

站樁時腰部和胯部應放鬆,必須是在虛領頂勁,在下盤穩固的基礎上,無論是直立還是屈蹲,都不可使腰部繃緊,應該是放鬆至上下分開的感覺。鬆胯、落胯才能使腰部保持彈性,丹田運轉靈活。

 

胯部是腰腿轉折之處,髖關節鬆不開,腰腿的動作就無法靈活協調,體會鬆胯的問題,應該從尾閭中正,百會穴有吊頂之意開始,就好像是要坐椅子(閩南語稱為椅寮馬),尾閭內收,將坐而未坐的時候的感覺,此動作稱為「落胯」。若是膝和髖關節緊張、僵挺頂住,胯關節頂死,大腿內側的筋絡就會浮上表面以致失去彈性,陳鯤龍老師認為是用氣,落胯配何合吸氣腳就能鬆,陳老師認為這是應用於推手與散手的基礎,腳的感覺爲何要虛而不受力?,他的說法是道家、道教的內丹修煉派別眾多,其理法最早源自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其功法特點為以人的身心兩大系統做為修煉對象,仿照煉製外丹一般在人體內部煉丹,以達到性命雙修,神形合一,最終的目的是煉盡陰質,純陽而以。修煉內丹以陰陽五行和易理做為指導,在理論上有系統的吸納了古代的中國醫學和生命科學的成果,明清武術內功形成之初,便以內丹做為其內煉基本功夫。陳鯤龍老師所指應該是習練太極拳過程中自然產生的其中一種現象。 

 

為什麼腳不能出力?太極用氣打的時候腳都不能出力,用力打的時候它就出力,腳沒有力人家打進來你才知道說人家的力道到底在什麼地方,他有把你打到腳底下嗎?沒有,我就可以把你打到腳底下,要到腰就在腰,你的敗門是在腳、在腰、還是在胸部,都可以打到你。 

 

武術勁力就是人體整體運動的效果,即所謂的「整勁」,整勁是樁功所追求的目標,內氣的運用即為整勁的具體表現,等於將身體加上了一層超越自身體重的、具有彈性的防護。陳鯤龍老師是將此一內氣的特徵比喻為一個具有彈性的氣球;徐亞奎將身體整體的勁力比喻為具有靈活彈性的彈簧,對這方面的敘述是我們所說的“整勁”也即是李仲軒先生所說的“勁”,它不但是一種超體重的力量,而且是一種“挨著何處何處擊”的身上無點不彈簧的“彈簧勁”,無論碰哪一點,受到的反彈力都是“彈簧”整體收縮的彈力。“整勁”、“彈簧勁”也即是形意、太極、八卦中所說的渾圓力,它們說法不一,實質一也,都要通過傳統武術的樁功練習而求得。 

 

人體的運動以局部肢體所產生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將整個身體的力量凝聚起來,使之成為一個節節貫穿的整體,能產生截然不同於西洋體育所認知的效果。武術運動中,擊點所代表的是整個人體整體產生的力量,是人體各部位肌肉力量和意念、呼吸的高度集中與概括,擊點的力量就是整勁的發揮。

 

樁功到了高級階段,最原始最簡單的形式反而最長功夫,因此站樁不必求形式上的變化,而要將內在的要求認真對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ck47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